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2篇
  免费   1024篇
  国内免费   1775篇
测绘学   89篇
大气科学   1252篇
地球物理   505篇
地质学   2563篇
海洋学   156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46篇
自然地理   34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54年   4篇
  1949年   7篇
  1948年   4篇
  1947年   5篇
  1946年   4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5篇
  1936年   4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6 毫秒
951.
通过陆地GPS连续观测网,伴随2011年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的发生,观测到了在宫城县牡鹿半岛东南东方向最大达5.3m的地形变。东北地方太平洋沿岸还大范围出现超过1m的沉降,使该地区的海港设施和住宅地长时间被淹,并成为灾后恢复  相似文献   
952.
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对今后几年~几十年东日本地震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事实上,我们已经确认,该地震使琵琶湖以东的东日本地震活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图1)[1]。特别是,秋田县南部、秋田近海、山形县月山周边、福岛县磐梯山一带、日光男体山和白根山周边、长野县北部、福岛县和茨城县边境附近、铫子周边、飞觯山脉等地区,在主震后的地震活动明显活跃。  相似文献   
953.
引言2011年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特大地震引发了大海啸,三陆地方沿岸遭受了重大灾害。我们通过近年在海上布设的各种海啸仪(图1),观测了这次海啸,加深了对海啸发生过程的理解。由于在海上观测的海啸波形未受到沿岸非线形效果的影响,它直接反映了地震时的地形变,所以在了解海啸激发过  相似文献   
954.
2012年7月,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由俄勒冈州立大学科学家撰写的研究报告:《浊流沉积事件史——卡斯卡迪亚断层带全新世古地震的研究方法与启示》(Turbi-dite Event History-Methods and Implica-tions for Holocene Paleoseismieity of the Cascadia Subduction Zone)。  相似文献   
955.
中央     
《地球》2012,(9):6-9
"海洋六号"第三航段任务启航执行 关岛当地时间8月20日下午2时,执行中国大洋科考27航次任务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驶离关岛码头,前往太平洋结壳调查区开展最后一个航段的调查任务。据悉,大洋第27航次主要调查任务是在中西太平洋开展富钴结壳资源以及环境、生物调查;在特定海域为"蛟  相似文献   
956.
在阿留申岛弧观测到了一些非火山颤动。在数座火山上的大跨区的地震台网也监测到颤动状的事件,因此不可能与任何一座火山体有关。虽然目前还不能给这些颤动定位,但我们根据多个台网的反射时差和振幅给出了大概的位置。多数非火山颤动是在所推断的太平洋消减板块闭锁区或从蠕动到闭锁转换区记录到的。有一次非火山颤动事件是在拉特群岛和安德烈亚诺夫群岛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增强时期记录到的。类似的同步增加以往在阿留申群岛记录到过,并被假设是由慢滑动事件引起的大范围应力变化造成的。2008年7月12日奥克莫克火山喷发约1小时后在科罗文和大锡特金地震台网记录到显著的非火山颤动。非火山颤动并不是分散地出现在整个阿留申岛弧,而似乎是集中在几个地区。用2500km的消减带,我们有机会检查这些地区并将其与不产生非火山颤动地区加以比较,以便确定产生该颤动的作用因素。  相似文献   
957.
利用架设在沧州地区的20台流动地震台站于2006年12月至2010年7月间记录的271个远震事件,读取的2308个P波到时数据,采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沧州及其邻区(38.0°N~39.0°N,116.5°E~117.5°E)的地壳上地幔P波三维速度结构。层析成像结果表明,沧东断裂两侧的地壳介质的速度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横向差异,浅层速度分布同地表地质结构分布相一致。沧东断裂西北侧沧县隆起的地壳速度较高,表明其基底抬升;断裂带东南边的黄骅拗陷速度较低,说明基底埋藏较深。本文的远震层析成像研究结果和前人使用重力、电磁和人工地震的探测结果都表明,沧东断裂带两侧的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变化,这种构造差异在整个地壳中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958.
近年来,国际海底地形命名分委会(SCUFN,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以不涉及国家间的主权争端为原则,开展全部或者主体(50%以上)位于领海以外的海底地形特征命名的审议工作.提案申请的地形名称一经采纳,将直接被写入  相似文献   
959.
薛艳  刘杰  尹继尧  宋治平 《地球科学》2012,37(1):191-198
分析了全球、环太平洋地震带(P系)和低纬度环球剪切带(E系)的地震活动特征, 并运用小波变换技术对地震活动周期成分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 (1)全球地震活动存在45.5 a和32.0 a的显著周期成分, P系为45.5 a, E系为30.9 a和47.5 a; (2)全球及两大构造系7.0级以上地震频度均显示30.0 a左右的周期特征, 但地震频度与全球8.5级以上特大地震活动是不同步的, 不能作为判定地震活跃期与平静期的依据, 频度变化可能反映全球尺度的某种活动对地震产生的影响; (3)全球地震具有50.0 a尺度的活跃期与平静期; 当前全球地震活动处于2004年开始的以8.5级以上地震活动为特点的大释放阶段, 这种状态还将持续数年; E系处于Mw≥7.8大震活跃期的尾声, 而2010年智利Mw=8.8地震可能标志着P系开始进入大释放阶段.   相似文献   
960.
根据2011年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探捕期间采集的1178尾茎柔鱼样本,进行了茎柔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茎柔鱼胴长范围为201—421mm,平均胴长为290mm,优势胴长为260—320mm;体重范围为200—2650g,平均体重为1000g,优势体重为600—1000g;胴长与体重关系呈幂指数关系;雌、雄性比为2.59:1;性腺成熟度以I、Ⅱ期为主;缠卵腺长和缠卵腺重随着性腺的成熟而逐步增大;雌性初次性成熟胴长为397.2mm;摄食等级以0—1级为主;与其它海域相比,该海域茎柔鱼个体差异明显,主要为小型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